糖尿病护理指南:为什么血糖控制好了,还会出现并发症?

来源: 综合整理  发布时间:

退休教师老李患糖尿病6年了,他深知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,在饮食、运动、监测方面都非常注意,血糖也基本稳定。前段时间,老李去医院体检却查出并发冠心病。
 掌控糖尿病-糖尿病护理指南配图

这是为什么呢?

其实,老李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。分析原因,主要有以下4点:

1.仅监测血糖,还远不够!

很多糖友误把糖尿病病情监测和血糖监测划等号,实际上,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单靠血糖是不够的。

糖尿病引发的心、脑、下肢血管等并发症,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只是血糖达标,如果血压、血脂、糖化血红蛋白、BMI(体重指数)、腰围等不达标,也可能诱发并发症。

因此,糖友对于糖尿病的护理不能只控制血糖,还要注意全方位控制各种危险因素。

2.餐后血糖暗中“作梗

一部分糖友只关注空腹血糖,却忽略了餐后血糖的监测。

每天进食三次,两餐之间是持续很长时间的餐后状态,餐后血糖如果过高,即便是空腹血糖达标,也可能诱发视网膜病变、神经病变、糖尿病肾病等多种慢性并发症。

常查餐后血糖,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大有益处。
 
贴士:

1. 中青年及病情不重的糖友: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4.4~7.8mmol/L;

2. 孕妇糖友: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8.5mmol/L;

3. 老年或并发症较重的糖友:老年人可适当放松标准,餐后2小时血糖在4.4~10mmol/L即可;如果合并比较严重的并发症,血糖控制目标值还可更放松。

3.血糖忽高忽低危害大

不少糖友忽视了对血糖波动性的控制,只是片面对血糖进行严格控制,一味追求血糖达标,没有考虑到自身因素,甚至导致低血糖的发生。
 

研究显示,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高血糖有关,还和血糖波动性密切相关。血糖波动幅度越大,患上慢性并发症的几率也越大。
 
贴士:

1. 糖友平时既要降低高血糖,更要预防低血糖。

2. 进食要注意定时定量、少食多餐,避免暴饮暴食;还可以通过在两餐之间、临睡前加餐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几率。

3. 用药方面,选择可防止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的药物,也非常重要。
 
4.发病之初或已出现并发症

临床证实,大血管并发症并非都是在确诊糖尿病后才出现的。

有些糖友在患病之初乃至在糖代谢异常早期,大血管并发症就已经出现了。这就是为什么一部分糖友在刚确诊糖尿病时,就患有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。
 
贴士:

1. 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,如有糖尿病家族史、体型胖、年龄超过45岁者,应定期(半年一次为宜)检查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,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,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。

2. 患有高血压、血脂异常等代谢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,对糖尿病的预防有很大的好处。

总结,想要远离并发症,需要早发现、早治疗、抓全局。

● 全方位控制并发症高危因子,如血糖、血压、血脂、血黏、肥胖等。
● 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达标。
● 避免血糖剧烈荡秋千。
● 定期筛查,对身体了如指掌。
(声明: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,为健康知识传播及有用资讯传递,如涉及版权,请联系删除,我方当第一时间予以配合。关于疾病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,切勿看文章对号入座。 )
分享到: